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这经济便是关键一步。

经济与文化,虽然这都属于软实力,不见刀光鲜血的,但却最能约束。

早些年以祭祀礼乐安邦,也同样是如此场面。

秦风觉得西方如今也就跟中土的殷商时期没有太多差异,都是通过神化统治的方式来治理百姓。

可在这片土地上,这神化统治只能沦为辅助了。

终究是谁的拳头大,谁的兵马多,谁得了这天下民心,谁才能坐稳江山。

秦棣也晓得秦风大力推行纸币,必然要天下通行,自然尽数答应。

“未来两地往来,多用记账方式,每年梳理。”

相比于钱钞转来转去,毫无疑问采用记账更加方便。

就如同现在朝廷对鞑靼地用出去的财货,都用在一笔账目上。

等过些年宁王那边富裕了,自然要跟朝廷平账的。

如此一来,也省去了货物相互转运的苦恼。

秦棣不免答道:“自是要的,我打算从朝廷带走一些官员,用于鞑靼地治理,大概二三百人。”

治理百姓,这得需要专业的人才。

“有名录吗?”

“倒是瞧上了一些人,到时候我整理成名录送来。”

秦风点头,也道。

“明年科举,当会大录一批天下士子,让天下英才尽入我天家之瓮,朝廷自然用不完,可调往你那一批。”

到了明年,朝廷收录士子的名额会从二百多人,变为四百人。

科举也增加了新的科目,加上辽人也有一些人要参加科举,取士数目大大增加。

大庆科举,其实共分三类。

一为正常科举,也就是进士科,取的是能治理天下的人才,四年一次。

二为制科,这是皇帝特有的权利,下令开科,取一些专项人才,也全看皇帝需求。

如秦风修建黄河大桥,只需征集人才给出方案即可。

若庆皇想修,则下制特设科目,让人来考,等考成了一批人为官,再给方案来修桥。

当然,制科从科举出现时就在,足足五十多门,不问出身,唯才是举。

也是封建皇朝选拔专业人才的最优途径。

最后。

则就是恩科了。

这没什么好说的,就是总会有一群常年不中的士子,哪怕到老了都中不了。

秦风便可特设恩科,让这些人考上一论,大差不差的给个出身,也算认同了这士子的一生向学,令其感恩天家。

当然。

这群老儒就算有了出身,也享受不了太多年恩惠,一命呜呼后所赐的恩惠也又会被朝廷一并收回。

这就是大庆的科举。

秦风如今监国摄政,虽没称皇帝,但已称制了。

庆皇拥有的权利,他全都有。

庆皇没有的权利,他也有。

无论大庆还是周边四海十方,皆在秦风的统治之下。

秦风监国摄政,让大庆朝廷实力膨胀到不止一倍两倍!

秦棣又怎么不眼馋大庆的这些人才。

“明年真要提升制科,设为常科?”

秦风点头。

“自然如此,国家选拔人才,不拘一格,以为侧重常科的习惯,也当略微改一改,侧重下其他科目。”

“儒家只是治国,工业,才能真的强国。”

……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