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酒楼饭庄,南北大菜纷呈,茶馆食肆,点心小吃琳琅。

寻常百姓之家,米麦为主食已属平常,辅以豆蔬、蛋类,旬月之间亦可得见鱼腥肉味。

漕运海运,南粮北运,北货南输,四方物产流通无阻。

南洋传入之辣椒,在西南、湖广等地渐成新嗜。

果品丰盈,南方的柑橘、荔枝,北方的桃李梨枣,市集充盈。

此万历盛世,金玉盈库,甲兵如林,生民蕃息,市井欢腾,海舶如云,白银潮涌,煌煌乎如日中天,光耀万古,诚然极盛之世!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

此时的天子,还不到三十岁,他踩在巨人的肩膀上,行了伟业,接下来的路,是要自己走的。

能够保住现在的水平,而后,继续往大治的方向走去……还是吃老本,短暂的璀璨……

唯有时间,能给出最终的答案……

……………………

乾清宫的余威尚在,内阁值房内已是气氛凝重。

首辅申时行端坐主位,面色肃然。

下首坐着次辅,户部尚书张学颜、阁臣司汝霖,以及新任礼部尚书王家屏,吏部尚书于慎行.

窗外天色渐暗,值房内却灯火通明,映照着几张或沉思、或凝重、或隐含忧虑的面孔。

空气中弥漫着上好的龙井茶香,却驱不散那份事关重大的紧张感。

申时行言简意赅地将天子在乾清宫的谕示复述了一遍,尤其强调了四点核心要旨,免费官学、两年蒙期、实用教学、考成地方,首期试点,不在富庶江南,而在北直隶、山东、河南、山西四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话音落下,值房内陷入短暂的沉寂。

户部尚书张学颜,这位掌管着帝国钱袋子的老臣,眉头瞬间拧成了一个疙瘩,手指下意识地敲击着紫檀桌面。

“阁老,诸位,陛下圣意,泽被苍生,但是这‘束修改由地方赋税或学田租赋支取’,说来轻巧,做起来……难啊!北地诸省,除北直隶仰赖京师稍有积余,山东、河南、山西,哪一个是富庶之地……”

“尤以河南、山西为甚!其地赋税,勉强维持本省官俸、军饷及必要开支已是捉襟见肘。太仓虽有金山银海,海运岁入更是惊人,然此皆国帑,非轻易可挪用于地方细务……”

“若强行摊派,令其自筹,无异于剜肉补疮!地方官吏为凑钱粮,必然加征火耗、杂派,最终苦的还是百姓,这岂非与陛下爱民恤民之初衷背道而驰?”

申时行听着张学颜的话,只是闭目养神。

这些话,他早就对陛下讲过了。

众人一番讨论之后,也没有什么详细的章程。

正在此时,司汝霖开口了……

………………

老李冤枉啊,老李不水啊,前面有书友要求老李,写一下这个东西的。

实际上,写这种比推进剧情还要难,要考虑一下合理不合理,老李写的这个东西,是符合这个时段的现实的,只比历史上同时期多了几成,社会发展进程,快了十几年,我一直感觉历史上万历年间的无政府时代,是封建王朝,老百姓生活最好的时间段,要是没有关外的清朝崛起,可能历史真的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因为同时期纵向对比,不管是科技,还是人民的负担,以及接受新事物的思想,都是比西方快了一大步……

老李写的这本小说,实际上是没有太大市场的,哎……成绩没有上一本小说好,但我觉得这本写的比上一本要好很多……

 上一页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