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2章 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2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但是写小说的话,自个儿一样能做到前无古人、万世流芳的程度——谁家小说能被翻译成好多种欧罗巴的语言?谁家小说能祸害欧罗巴那边一大堆的小国?
也就是我罗贯中了!
哦,还有师傅施公耐庵,他写的《水浒传》也一样能做到。
但是师傅他老人家早就已经驾鹤,这份殊荣,我罗贯中也只能愧心独享啦~
罗贯中捋着胡须笑了笑,略微斟酌一番后说道:“启禀驸马爷,也里可温教首的短篇故事好写,倒是祸害人心的短篇小说麻烦了些。”
“这样儿,学生把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改一改,挑动欧罗巴的蛮子们反抗礼教。”
“还有那个白蛇的故事,学生也改一改,这个故事祸害起蛮子,应该比梁祝更厉害。”
“至于《水浒传》么……”
罗贯中颇为自信地笑了笑,说道:“年纪大一些的蛮子不好说,但是那些正当年少的小蛮子们看了,学生保证他们会心生反意。”
杨少峰丝毫不怀疑罗贯中的本事。
自从《水浒传》和《三国演义》成书之后,中原堂口就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
因为少年人血气方刚,过早阅读水浒,容易受书里那些“梁山好汉”们的影响而养成不良习性。
动不动就掏心掏肺,拿心肝下酒,这他娘的谁能受得了?
而且《水浒传》里对人性和社会的灰暗描写,也容易激发少年对前途的悲观情绪。
正所谓物极必反,要是有人一怒之下来上一出“敢笑黄巢不丈夫”,岂不是更加麻烦?
至于说“老不读三国”,则是因为年长者本就已经深谙世故,再读《三国演义》,有可能会加剧其老谋深算的本事,或者因为书中的权谋之术联想到自身经历,从而产生愤世疾俗之感,再或者是因为书里的英雄事迹而产生“英雄迟暮”之感,徒伤心神。
总之,别看施耐庵和罗贯中这对师徒做官做不明白,当谋士也当不好,但是他们写出来的小说却影响深远。
江湖传言,老奴就是拿着《三国演义》当兵法看。
杨少峰笑了笑,说道:“本官相信罗相公写书的本事。”
“不过,罗相公还要注意一点:书里要将大明描绘成人间天堂,使蛮子们心生向往。”
“要挑动他们痛恨欧罗巴,心向大明。”
“要让蛮子们心心念念地盼着大明天兵去解救欧罗巴于水火。”
“……”
罗贯中不自觉地看了杨少峰一眼。
单只一个驸马爷便已然如此,朝堂上那些丞相、尚书什么的,岂不是更加厉害?
我老罗败得不冤。
这天下也合该他朱皇帝来坐。
罗贯中慨然叹息一声,向着朱标和杨少峰拱手拜道:“请殿下和驸马爷放心,学生一定尽心竭力,早日完成驸马爷的嘱托。”
略微顿了顿,罗贯中忽然又颇为不好意思地说道:“驸马爷,学生还有一事相求?”
杨少峰哦一声,望着罗贯中问道:“罗相公请讲。”
罗贯中嘿嘿干笑两声,说道:“学生眼下身无分文,这个吃住……”
杨少峰哈哈笑了一声,说道:“罗相公放心,本官会让人安排妥当,除了吃住以外,罗相公每写出一千个字,便能拿到十文钱的润笔费,殿下和杨某绝不会亏待了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