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回到平房内,战士们手脚麻利地捅开了土灶,塞进几块劈柴。橘红色的火苗很快“呼”地一声窜起,欢快地舔舐着黝黑的锅底。灶上的大铁锅里烧着水,白色的水汽“滋滋”地冒了出来,弥漫在空气中。

冰冷的土炕渐渐透出令人舒适的暖意,驱散着众人身上的寒气。

妇人被小心翼翼地扶到炕头最暖和的位置,盖上两床略显破旧但厚实的棉被,喝了点热水后,惨白的脸色才稍稍缓过来一些。

相对安全的环境,让众人的神经稍稍放松了一些。

江夏好奇地围着土炕转悠,这里敲敲,那里看看,甚至还蹲下去研究了一下灶口和炕洞的连接处,这才恍然大悟:

“咦!原来热量是靠烟道输送,均匀加热整个炕面的啊!妙啊!我一直以为烧炕就是在炕底下直接生个火盆,人睡在上面就跟烤红薯似的,还得时不时翻个面呢!”

众人闻言,纷纷无语地扭过头去,一副“我不认识这傻子”的表情。

但令人没想到的是,一旁的孟超医生推了推眼镜,竟然也露出了茅塞顿开的表情:“江工你这么一说,我也才明白!我一直想着东北同胞晚上是睡在一种巨大的平板煎锅上,靠惊人的耐热性来实现保暖,还暗自钦佩了许久…………

我还琢磨呢,这东北老乡不仅抗冻,还个个练就了一身‘铁臀功’,晚上翻身都得喊着号子‘一、二、三,起!’,不然一面煎糊了都翻不动!

原来是有烟道循环散热,科学!很科学!”

两个对北方民俗缺乏基本认知的技术宅对视一眼,同时露出了“找到组织”般的惺惺相惜表情,默契地点头,差点就要当场交流起热传导效率和人体耐受极限了。

成卫士长在一旁听得额头青筋直跳,觉得这两个宝贝疙瘩实在有些丢脸,赶紧干咳两声,打断了他们即将展开的学术讨论:“咳!孟超医生!别研究炕了!赶紧的,再去给那妇人仔细检查一下!看看情况到底怎么样!”

“是!”孟超立刻收敛了笑容,恢复专业状态,提着急救箱再次走到炕沿边。先给妇人量了脉搏,又用听诊器听了听腹部,手指轻轻按在她的小腹上,动作放得极轻。

就在他专注诊断时,余光瞥见炕角被捆着的刘世才。这家伙看似耷拉着脑袋,眼皮却悄悄抬了条缝,正偷瞄着他的动作,眼神里藏着点不安。

孟超医生心下明了,但并未声张,因为眼下这妇人的情况确实不容乐观,远比假装昏迷的丈夫要紧得多。

就在这时,另一边,地质老人李教授望着窗外黑漆漆的夜色,仿佛又看到了学生们的笑脸,悲从中来:

“一年了……整整一年了!我的学生,周文斌他们……文斌这个孩子好啊,做事踏实。他带队的那支地质勘探小队,一行六人,就是在黑瞎子沟一带进行详查时失踪的!

活不见人,死不见尸……当时……当时当地的老乡都说是……是整队人倒霉,撞上了饿极了的黑瞎子群,连个全尸都没落下……可我总觉得不对劲!

文斌他野外经验非常丰富,身边还有退伍的战士护着,怎么会……

刚才听到那匪徒提及黑瞎子沟,我这心……我这心就跟刀绞一样啊!他们到底遭遇了什么啊?”

听着老人悲痛欲绝的叙述,江夏忍不住插话问道:“李老,那……那当时就没有组织人手进去救援吗?”

“有!怎么没有!”李教授激动地说,“局里连着组织了三次大规模搜救!可每一次,每一次都是无功而返!那黑瞎子沟像是会吃人一样,别说人了,连他们勘探队的帐篷碎片、工具残骸……哪怕是一片碎布条都没找到!就那么……就那么凭空消失了!”

一旁正在检查妇人的孟超医生动作微微一顿。而靠在墙角“昏迷”的刘世才,身体似乎也几不可察地僵硬了一下。

大老王听着,浓眉紧锁,插嘴问道:“李老,这三次带队进去搜救的负责人,都是谁?您还记得吗?”

地质老人茫然地摇了摇头:“这……我就不清楚了。当时我还在西北转悠,都是局里和地方上联合安排的,每次带队的人都不一样……具体是谁,我这老头子也没多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