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而其实,这同样也是这些贼寇能够猖狂至此的原因之一——若是大明军队还能正常运转,就算不能彻底湮灭这些贼寇,碍于这些贼寇的诞生原因还是在于民生问题,那至少也能够把这些贼寇限制在一定规模之下。

绝不至于让他们发展到这个地步,遍布大江南北!

至于说什么地方不配合,各地难以真正做到协同……这不用说,自古以来,这都是难点,难中之难。

一直以来,地方抱团、地方保护其实都存在,只不过有些地方的利益集团势力较弱,有些地方的利益集团势力较强,弱一点的可能在大势之下不得不选择老老实实配合,而强一点的,他们就是能够强行不配合,或者,表面配合暗中拖后腿。

莫说是已经虚弱的大明朝廷,就算是他这个开国皇帝存在的如今,大明不也有些地方有些利益集团总想要试探一二,给自己攫取更多好处吗?

想要让地方能够互相配合,只能看中央的控制力,以及中央人员的手段能力。

如果不行,只靠地方上的眼界也良心……那就是笑话,根本没有指望。

【最后,就是杨嗣昌把“攘外”和“安内”给割裂开了……就算要分出主次先后,先安内再攘外,可也不能改变这两者其实是相互关联的,并不是各自单独存在。明朝实际上就是在两线作战,并且不能改变这个情况,这对于战略判断也会产生巨大影响。】

【当然,杨嗣昌来了个“三月平贼”,除了他可能自己也真的这么认为外,同样也是为了符合皇帝的心意——朱由检可是对于起义军相当着急,恨不得第二天起义军就能全军覆没,然后百姓们全都老老实实任由朝廷为所欲为……】

【话说回来,这个“三月平贼”,真的和麦大帅的“圣诞节前回家”太像了,或者说速胜论都是相似的……】

【杨嗣昌和朱由检,这两个人很可能是根本没有认识到战争的复杂性。战争不是简单的,不是一句话也不是一场战事,而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综合国力、综合谋略、将领能力性格、环境、政治等等都有关联,放在起义军和明朝朝廷这里,那就是起义军的综合力量——包括可能的支持者可能的后续加入人员——和明朝朝廷的综合力量之间的较量,再结合上各方的谋略、将领、政治情况等。】

【比如,明朝朝廷为了军饷而给百姓加税,这就其实在变相加强起义军一方的综合力量。】

【总之,战争绝对不是一个短时间的事情,而必然是长期的、残酷的,甚至可能有反复的。】

“战争当然不是短时间的事情。”李世民叹息,“这‘速胜论’倒是颇为形象,能提出来的必然是大家。”

作为领兵打仗的人,他当然对此深有体会,虽然他本人打仗的过程中一般用时都不算长,往往很快就能把敌军击溃甚至把整个敌对势力都彻底打趴下,让他们归降,但他可不觉得自己的打仗就是什么“三月平贼”了。

君不见,他在真正发起作战前,进行了多少情报侦查,甚至不惜亲自带兵前去深入险境?同样的,在真正进攻之前,他也要进行足够详细的规划、布置战术——虽然鉴于他本人的出色能力,这个过程不需要太长时间,但是这只是因为他本人能力出色而已。

绝不是什么“一蹴而就”“一战而胜”“三月平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