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7章 百姓支持·游击作战 (1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另一个重要问题:不论是起家之地,还是后来的核心控制区域,为什么不叫“龙兴之地”?为什么不叫做诸如“太祖皇帝曾经的兴盛之地”之类的名字,而是依旧要以什么见鬼的“革命根据地”为名???
这不应该!这不合理!
就算是像他朱元璋这样,确确实实是从最普通的农人起家,也曾经是切切实实的农民起义军之一,那在他建立大明之后,也根本不会用什么“革命根据地”的名字去称呼他的起家之地、他的重要控制区域!
再联想到之前许多个故事里面,以及评论里面,那话里话外对造反的正面态度……
朱元璋只觉得头晕目眩。
这是真的吗?这可能是真的吗?这怎么可能是真的?
如果,如果是真的,如果他们真的鼓励造反——那他们又该如何治理天下,如何管理百姓,如何稳固统治?
【马守应和贺一龙、贺锦等部会合后,从崇祯十年开始,就主要在大别山区、在鄂豫皖三省交界地活动,夏季在山中休整,秋日主动出击,同时充分利用山区地形避开朝廷主力军队的追击和围攻。】
【同时,他们把和百姓的关系打的很好,当地百姓大都支持他们,“星卜市贩之流多为所用”,百姓们收到消息就主动给他们报信,在江淮一带甚至出现了“贼为主,兵反为客”的局面,因此明朝朝廷大多是处于败局。】
【另有马守应本人的军事才能、足智多谋,因此起义军在确定朝廷军队的动静虚实之后,总能以最好的方法应对,敌军多则逃、少则战,还总能够不让朝廷军队追上,又能突然冒出来主动攻击……】
【哦,有点眼熟,不过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马守应还成功率部占领过和州、江浦等地,应天府甚至都在起义军的眼前,因此,明朝朝廷一度沿江戒严,四处告警,统治秩序崩溃,不少地方官吏和将领甚至和起义军“有无贸易,酒食交欢”……为此,不少官员被罢官。】
【当然,这些罢官也没有什么作用,因为起义军就在那里,而明朝朝廷对此束手无策。】
【在农民起义整体处于低潮的几年之中,回革五营撑起了起义军的大半江山,并且,也为日后起义的爆发做了充分的准备。】
有大别山周边地区的官员们倒吸一口凉气。
比起那些根本不在这边的官员、根本不清楚大别山的大体情况的人,他们对于如马守应这样率军驻扎在大别山内部的情况更加可怕,也更加能够理解当时明朝官员和军队所面临的崩溃境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