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说个事儿。

为期一周的旅途正式结束了,已经安全到家。

这一周一共走了三千公里,临走的时候还在担心,路上有可能会担心更新。

但是还好,这七天并没有断更,虽然有时候当天可能缺少一更,但是第二天也都及时的补了回来。

怎么说呢,旅途很高兴,当然了也很辛苦,但总体来说还算是圆满。

没有因为旅途而耽误更新,也没有因为业余的工作而耽误行程,总体来说两不误。

既然是回家了,从明天开始就要好好更新了。

周一是新的一周,也是上班的第一天。

更新的时间暂定依旧是放在上午,尽可能是早上九点之前。

最后,依旧感谢一日既往支持小作者的诸位读者大大们,感谢你们的包容。

今天就这样了,晚安。

【以下是资料】

......................

刘虞(?-193年),字伯安,东海郯县(今山东郯城)人,东海恭王刘强之后,祖父为光禄勋刘嘉,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东汉后期大臣。 [18] [26-27]

刘虞举孝廉出身,曾为东海郡吏,累迁幽州刺史,政绩卓着,颇有名望,后坐事免官。黄巾起义爆发后,起为甘陵国相、宗正等职,安抚百姓。中平五年(188年),再次出任幽州牧。为政宽仁,安抚百姓,深得人心,主张以怀柔政策对待当地的游牧民族,累授大司马,封襄贲侯。董卓之乱时,拒绝袁绍的拥戴。

初平四年(193年)冬,因与公孙瓒关系冲突,率兵攻打,结果兵败被俘,惨遭杀害。

刘虞的祖父刘嘉曾任光禄勋,父亲刘舒曾任丹阳太守,刘虞通晓《五经》 [1],因政治黑暗,又与天子关系远,最初只在县中担任户曹吏,因能履行职务而获升为郡吏。后以孝廉身份成为郎,累迁为幽州刺史。刘虞任幽州刺史期间,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等外族间有崇高威望,随时朝贡,不敢侵扰,百姓传唱歌谣赞颂刘虞的功德。后因公事被免官。刘虞又改任甘陵相,深得东方夷狄民心,后因病归家。 [2] [28]

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破冀州诸郡。此后,朝廷再次任命刘虞为甘陵国相,前去安抚灾荒后的百姓,以俭朴为下属榜样,甘陵国大治。朝廷徵刘虞入朝担任尚书令、光禄勋,又以刘虞公族有礼,升他为宗正。 [3] [28]

中平五年(188年),刘虞与袁绍、盖勋共典禁军,盖勋对二人说:“我认为陛下是非常聪明的人,只是被身边的人蒙蔽了。如果我们合力清除这些奸邪之徒,然后提拔清廉能干之人,以此使汉室兴旺,我们功成身退,岂不是一件快意的事?”于是,三人互相联结,但还没正式行动,朝廷便派盖勋出任京兆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