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没问题。"

李达康点点头,转头对秘书刘学斌说道:"学斌,马上安排车辆,我们先带央视的同志去茶岭镇看看。"

车队沿着新修的盘山公路蜿蜒而上。主持人小崔望着窗外连绵的茶园,不禁赞叹:"这景色太美了!”。

“李县长,能简单介绍一下关安茶叶的发展历程吗?"。

李达康望着窗外的茶园,语气平和却充满感情:"关安种茶有数百年历史,但一直没有形成产业规模。"

他指着远处山坡上整齐的新种茶树。

"以前这里都是荒山,老百姓靠天吃饭。”

“现在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零散的茶园整合起来,统一标准、统一品牌。"

车队在茶岭镇最好的茶园前停下。

几十名茶农正在采摘茶叶,见到摄像机,都有些拘谨。

李达康大步走过去,亲切地招呼道:"老张,给央视的记者说说,你家现在收入怎么样?"。

皮肤黝黑的老张搓着手,憨厚地笑了:"以前种玉米,一年到头挣不了几个钱。”

“现在两亩茶园,上个月净收入一千多!"。

主持人小崔敏锐地捕捉到这个细节,立即示意摄像跟拍。

她走到老张身边,话筒递过去:"大叔,能带我们看看您的家吗?"

老张有些不好意思地看向李达康。李达康笑着点头:"去吧,让全国人民看看咱们茶农的好日子。"

在老张家宽敞明亮的客厅里,老张的妻子端出自家炒制的茶叶,热情地招呼大家品尝。

这温馨的一幕被摄像机完整记录下来。

离开茶农家,王导对李达康说:"李县长,我们需要一些您工作的镜头,能不能安排一个您调研茶厂的场景?"。

李达康略一思索:"正好下午要去新建的茶厂检查进度,各位可以一起。"

下午三点,李达康带着央视团队来到正在扩建的茶厂。

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忙碌穿梭。

李达康戴上安全帽,边走边向厂长询问工程进度。

"污水处理设施一定要达标!"。

李达康指着图纸严肃地说道:"宁可多花点钱,也不能污染环境。"

这时,一个意外发生了。

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突然冲过来,跪在李达康面前。

"县长,求求您别拆我家的祖坟啊!"。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

摄像机仍在运转,记录下这突如其来的场景。

李达康连忙扶起老人:"大娘,您慢慢说,怎么回事?"。

原来,这位王大娘就是那三户不愿搬迁的村民之一。

她家的祖坟正好在茶厂扩建范围内,虽然镇里多次做工作,但老人思想固执,坚决不同意迁坟。

李达康蹲下身,耐心地解释:"大娘,迁坟是为了让更多人过上好日子。”

“您看这茶厂建起来,能解决多少就业?您孙子将来也能在这里工作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