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1章 时髦先锋赵铁柱 (1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张红旗要是知道,就因为自己说秃噜嘴了,在傅奇的心底留下了印象,不知道会作何感想?
正经来说,眼下即便把张红旗也加入到刘浩和王先农的剧本创作小组,其实也没什么。
后世人家都叫团队了,有主创有协助,分工明确,效果也不差。
可不管是把片子卖给了东南亚各国的电影商,还是把改编权直接卖去欧美,背后带来的深层次的影响远非张红旗和刘浩王先农三个人可以理解。
这个东西咋说呢,国家还在发展,还在受欺负,在国际上不断的被卡脖子。
这个时代,能够在国际上发声,能够获取各种荣誉,其价值远非后世的人可以想象和理解的。
最直观的例子,体育健儿在国际赛事尤其是奥运会上夺金。
直到1984年,中国才获得了奥运会第一枚金牌,当时说是举国欢庆也不为过。
在接下来的很多年里,参加国际赛事,夺取金牌,好像就成为了大家伙看比赛的唯一动力。
如果有人失利,没能拿到所谓的‘本应属于’他或者她的金牌,那面临的将是排山倒海一般的批评和声讨。
可到了几十年后,国家强大了,运动员再出现失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在安慰,甚至许多人压根就不关注这些了。
我足够强大了,不需要别人认同什么,这种心态的转变,才是真正重要的东西。
而眼下,不管是体育还是文艺,但凡能够在国际上发出声音,哪怕仅仅只有一丝,都视作是一种胜利。
更关键的地方在于,这些玩意换回来的,是外汇。
长城影业自然不能把赚到的外汇直接转回内地,可肉烂在锅里,终究是好事,影响也与其他电影不同。
某个时间段里,国内热衷追捧在国际上获奖的电影和导演,为此,不少导演专门奔着获奖去拍电影。
咋说呢,不乏好作品,可真的全都好吗?
反正,他们没卖出去版权,没挣回来外汇。
可张红旗他们仨人折腾出来的剧本,虽说不是虚头巴脑那种专门奔着评奖去的电影,但也太特么糙了点!
别说在国内宣传了,这玩意连上映都做不到嗷!
困难时候,被拉了一把的傅奇和长城影业,为此总感觉亏欠刘浩他们。
“整那老些虚的嘎哈昂?人家傅总够可以了,稿费都给涨了,一个剧本给咱们按五万港币结算呐!
咱们都没寻思那些有的没的,他咋老觉得亏心呐?”
“还不是怕咱吃亏嘛,都实诚人,今后有好本子还卖给他!”
“必须滴!”
六个本子,合计三十万港币的稿费,旁的不说,单单能整回来的外汇卷,就够一帮人乐呵好长时间了。
这是长城影业按照香港那边成名已久的编剧,给出的价格。
三十万港币折换成人民币,大概在九万多。
张红旗仨人平分,一人也有三万冒头呢!
张红旗和刘浩这段时间,指标和电视票的生意没少分红,属于是见惯了大钱的,即便也高兴,可也不至于太过震惊。
王先农就不一样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