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冷治不值一提,可谁敢质疑郑仪? (1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青峰县委常委会议室。
会议桌主位依旧空着,但坐在其右首、组织部长位置上的冷治,却无形中成为了目光的焦点。
会议议题很常规:年底各项考核冲刺、安全生产隐患再排查、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进展。
但常委们都心知肚明,这是冷治“受县委委托主持日常工作”后,第一次召集并主持常委会。
“人到齐了,我们开始。”
冷治的声音不高,一如既往的平稳清晰,他目光扫过全场,没有刻意停留在谁身上。
“好,先请统计局汇报一下当前各项经济指标完成情况。”
冷治转向县统计局局长列席的位置,公事公办地推进议程。
会议室里响起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夹杂着轻微的咳嗽声。
副书记位置旁,主管政法的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长海,端起自己的保温杯,慢条斯理地吹着并不存在的热气。
他的目光低垂,落在面前的笔记本上,仿佛那几行字有无穷奥秘,看不出任何情绪。
作为县委常委里资历仅次于郭长河的老成员,李长海向来以城府深沉、姿态低调着称。对于冷治这个资历尚浅的组织部长一跃成为实际上的“三把手”,他心底却不以为然。
但他绝不会把这种情绪带到脸上。
主持工作又如何?
程序合规,书记授权,他李长海犯不着当出头鸟。
他选择沉默,用这种无言的姿态,维持着一种老资格特有的疏离感。
斜对角,县委常委、统战部长周学林则显得有些心不在焉。
他看似在听统计局长的汇报,手指却无意识地捻着会议桌上那盆绿萝的一片叶子,目光时不时瞟向窗外阴沉的天空。
周学林资历比冷治深,分管领域相对边缘,过去在常委会上发言权不大,但至少有种“老前辈”的心理优势。
如今被冷治这个“年轻人”压了一头,心里那份不痛快像鱼刺一样梗着。
他下意识地通过这种细微的、略显不合规矩的小动作,无声地表达着自己的那点别扭。
其他几位资历稍浅或分管领域相对垂直的常委,如人武部政委、总工会主席,则大多神色平静。
对他们而言,谁来主持日常工作,只要不直接影响他们的具体分管领域和工作程序,区别不大。他们更多地关注着自己负责的那一摊,认真记录着相关数据。
汇报完毕。
“情况大家都清楚了,形势不容乐观,尤其是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距离市里考核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冷治放下笔,语气依旧平稳,但话语里的分量显然加重了。
“特别是几个重点民生工程,进度滞后。这里面,既有客观困难,也存在主观上重视不够、协调不力、推诿扯皮的问题!”
“哐当!”
一声不算响但异常刺耳的杯子碰撞声响起。
众人目光瞬间转向声音来源,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郭长河。
只见郭长河似乎刚刚失手碰倒了手边的陶瓷茶杯,杯盖滚落,茶水溅湿了他面前的几份文件。
“哎呀,抱歉抱歉,手滑了,手滑了!”
郭长河脸上堆起恰到好处的歉意笑容,一边连声道歉,一边手忙脚乱地抽出纸巾擦拭。他的动作略显夸张,眼神飞快地瞟了一眼主位旁的冷治。
这看似意外的一幕,在座的哪个不是人精?
郭长河心里那份憋屈和不甘,在冷治那句“重视不够、协调不力、推诿扯皮”的评价下,如同被火星点燃的汽油,轰然升腾!
你冷治算什么东西?!
一个毛头小子,靠着郑仪的提拔才坐到这个位置,现在竟然敢在常委会上,当众影射他这个常务副县长协调不力?!
那几项滞后工程,哪一项不是县政府这边在具体负责?哪一项没有遇到资金、征地、或者其他部门推诿的难题?冷治一句轻飘飘的“主观问题”,就把责任扣到他郭长河头上了?
但那股怒气只在他胸腔里炸开了瞬间,就被他强大的自制力死死摁住。
不行!绝对不能发作!
冷治的目光在郭长河略显狼狈收拾茶杯的动作上停顿了不到一秒,随即极其自然地移开,仿佛那真的只是一次意外。
他脸上的表情没有丝毫变化,依旧带着那种沉稳、近乎刻板的平静。
“没烫着就好,郭县长小心些。”
冷治的声音不高,甚至带着一丝礼节性的关切,随即视线已经落回到面前的议题材料上,丝毫没有被打断的迹象。
他重新看向全体常委,刚才被打断的话语衔接得天衣无缝:
“刚才说到,进度滞后的问题。郑书记虽然今天在隔壁小会议室和省农业厅的同志谈‘青峰模式’深化和试点申报的事情,但他在会前专门强调了一点,那就是营商环境建设绝不能松懈!”
“营商环境的根基是什么?是效率!是诚信!是各部门、各乡镇之间顺畅的协作和执行力!”
冷治的声音微微提高了一点,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导向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那几个滞后的民生工程,关系到老百姓最切身的利益,也直接影响着企业对我们青峰发展环境的信心!投资方签约了,款项拨付了,项目却因为这样那样的‘协调问题’卡着不动,这叫什么营商环境?这叫什么诚信政府?”
冷治没有看郭长河,但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无形的鞭子抽在郭长河分管的领域:
“拖沓一天,就是损害政府形象一天!就是损害我们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青峰模式’口碑一天!这责任,谁都担不起!”
他顿了顿,目光变得更加锐利:
“我提议,成立一个由县委办牵头,县政府办、发改、住建、项目涉及的主要乡镇参与的项目进度督导专班。每天汇总一次进度和卡点,专班有权直接协调相关部门一把手,有权提请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调度!”
冷治的目光终于转向了郭长河,语气是公事公办的询问,眼神深处却带着一种不容拒绝的审视:
“郭县长,县政府这边是项目责任主体。由县政府办的同志负责具体联络协调、每日进度报送,你看如何?人员你定,但要求必须精干得力,能切实解决问题!”
“……”
郭长河刚刚按下去的邪火差点又窜起来。
成立专班?由县委办牵头?
这等于直接把那几个“拖后腿”项目的指挥棒部分从县政府手里拿走了!还要求每日上报进度,协调不动就要惊动主要领导?
这哪里是督导进度,分明是给他郭长河脖子上套了一道紧箍咒!让他在陈越、沈文瀚盯着钱袋子和审批流程之外,又多了一双眼睛,一只无形的手,时刻掐着他脖子逼他往前赶!
而且,冷治让他“定人”……这简直就是个陷阱!他定的人,要是再解决不了问题,那板子就是结结实实打在他郭长河身上!说他用的人不得力,说他没尽力!
一股强烈的屈辱感让他几乎窒息。
他能说不吗?
他敢说不吗?
刚才那个打翻茶杯的小动作,已经是他在巨大憋屈下能做出的最“出格”的试探了。
结果呢?
冷治四两拨千斤,不仅没激起半点波澜,反而借着他制造的这点小停顿,顺势把“营商环境”、“郑书记关注”、“责任重大”这些大帽子一个个稳稳地扣了下来,然后亮出了“督导专班”这把锋利的刀!
现在,这把刀的刀尖,就指着他郭长河。
会议室里一片寂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隐晦地聚焦在郭长河身上。
郭长河感觉脸上像被无形的针扎着。
他看到了冷治眼中那毫无波澜、却深不见底的平静。
他知道,这个“主持日常工作”的组织部长,绝不仅仅是郑仪推出来的一个牌位。
他背后的那尊神,就在一墙之隔的会议室里。
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会被原原本本地汇报过去。
质疑冷治?不给冷治面子?
那和直接对着郑仪那张平静无波却威严深重的脸说“不”,有什么区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