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大扫除”和“大换血” (2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两人在走廊里相遇,互相点头致意,眼神交换间,都明白这次被郑书记同时召见,议题定然非同小可。
赵庆隆年近五十,身材高大,面容严肃,眉宇间自带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他是纪检系统出身,办案铁面无私,在省纪委时就以敢于碰硬着称。
空降到明州担任纪委书记,显然是省委看重其原则性和执行力,意图借助他的力量,整饬明州吏治,为“新明州建设”扫清障碍。
秦胜则显得更为儒雅一些,他长期在省委组织部工作,熟悉干部政策,精于人事布局,深谙平衡之道。
将他放在明州组织部长这个关键位置上,省委的意图不言而喻——要为郑仪接下来的施政,配备一支得力可靠的干部队伍。
两人都是上次市委换届时,由省里精心选派下来的“新血”,使命就是配合郑仪这位“准一把手”,完成明州的政治生态重塑和发展转型。
秘书周扬为两位领导引路,轻轻推开郑仪办公室的门。
“郑书记,赵书记和秦部长到了。”
郑仪正伏案审阅一份文件,闻声抬起头,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
“庆隆同志,秦胜同志,来了,快请坐。”
他放下笔,从办公桌后站起身,走向会客区的沙发,显得很是随和。
赵庆隆和秦胜连忙上前,分别与郑仪握手后,在两侧的沙发上坐下。
周扬奉上热茶后,再次悄然退出,并轻轻带上了门。
办公室里只剩下三位掌控明州核心权力的常委。
简单的寒暄后,郑仪直接切入主题。
“今天请二位过来,就是想重点聊聊干部队伍建设和政治生态优化的问题。”
“明州这两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下,发展势头很好,‘新明州建设’打开了局面,这是主流,必须充分肯定。”
郑仪先定了调子。
“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与发展的高要求相比,与人民群众的期盼相比,我们的干部队伍建设和政治生态,还存在不少短板和弱项。”
他的语气渐渐加重。
“有些干部思想观念陈旧,缺乏开拓创新精神;有些干部作风不实,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胆大妄为,触碰纪律红线!”
赵庆隆面色凝重地点了点头,秦胜也露出了深以为然的表情。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地方和部门,‘潜规则’还有市场,‘圈子文化’尚未根除,敢于担当、干净干事的干部有时会受到排挤,而一些善于钻营、溜须拍马的人反而可能得势。”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这种风气如果不彻底扭转,‘新明州建设’的成果就难以巩固,明州的长远发展就没有根本保障!”
赵庆隆和秦胜都感受到了郑仪话语中的决心和分量。
他们知道,郑书记这是要下决心,对明州的干部队伍和政治生态,来一次彻底的“大扫除”和“大换血”了!
“郑书记,您说的这些问题,确实存在,有些还比较突出。”
赵庆隆率先表态,语气坚决。
“纪委坚决拥护市委的决策部署!我们将加大监督执纪力度,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坚决查处违纪违法行为,清除害群之马,为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作为纪委书记,他的表态直接而有力。
秦胜也立刻跟上:
“郑书记,组织部完全赞同您的判断!我们将坚决贯彻市委意图,把优化干部队伍结构、激发干部队伍活力作为重中之重来抓!”
两位常委的态度都很明确,坚决支持郑仪的决定。
郑仪对他们的反应很满意。
他需要的就是这种同心协力的局面。
“好!有你们二位的大力支持,我就更有信心了!”
郑仪点了点头,开始具体部署。
“关于下一步的工作,我的初步考虑是,要重点推动‘两换’。”
“两换?”
赵庆隆和秦胜都露出了询问的神色。
“对,两换。”
郑仪伸出两根手指。
“第一,是换血。”
“不是要把老干部都换掉,那不现实,也不科学。”
郑仪解释道。
“而是要建立一种良性的新陈代谢机制。”
“要让经验丰富、党性强的老干部,发挥好‘传帮带’的作用,把他们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传授给年轻干部。”
“同时,要大胆起用经过实践考验、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把他们放到关键岗位上去历练,让他们尽快成长起来,扛起更重的担子。”
“这次派陈匣同志去临川挂职,就是一个尝试。”
郑仪举了个例子。
“陈匣同志理论功底好,原则性强,但缺乏基层主官经验。让他到临川去,就是要让他在刘航同志这样的老书记带领下,学习如何驾驭全局、处理复杂矛盾。”
“同时,他的新视角、新思维,也可能给临川班子带来新的活力。”
“这就是一种‘换血’。”
秦胜立刻领会:
“郑书记,我明白了!组织部接下来会系统梳理全市优秀年轻干部的情况,制定一个中长期培养规划,有计划、分批次地将他们放到吃劲岗位、基层一线去锻炼,同时安排好‘导师’,做好传帮带!”
“嗯。”
郑仪赞许地点了点头。
“第二,是换风气!”
郑仪的语气变得更加严肃。
“光换血还不够!如果风气不正,新换上来的干部,也可能被污染,甚至可能变本加厉!”
“所以,必须下大力气,换风气!”
“这个‘新’,不仅仅是年龄上的新,更重要的是作风上的新!”
郑仪目光严肃地看向赵庆隆和秦胜。
“我们要的干部,必须是有新气象、新作为的干部!”
“要坚决摒弃那些暮气沉沉、不思进取的‘躺平’心态!”
“要坚决整治那些推诿扯皮、效率低下的官僚习气!”
“要坚决打击那些吃拿卡要、以权谋私的腐败行为!”
说到这里,郑仪停顿了一下,目光在赵庆隆和秦胜脸上扫过。
“庆隆同志,秦胜同志。”
“换风气,单靠组织部选人用人是不够的,单靠纪委事后查处也是不够的。”
“必须将严格管理和关心信任结合起来,将选拔任用和监督约束贯通起来!”
“这就需要我们三家——市委,纪委,组织部——紧密配合,协同发力!”
郑仪指出了关键。
“组织部要把好‘入口关’,在干部选拔任用中,突出政治标准,注重考察干部的实际能力和作风表现,真正把好干部选出来。”
“纪委要把好‘监督关’,强化日常监督,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提醒纠正,对违纪违法行为坚决查处,形成有力震慑。”
“而市委,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敢于担当的干部撑腰鼓劲,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良好氛围。”
郑仪的思路非常清晰。
“具体来说,我建议,由市委牵头,纪委和组织部参与,尽快研究制定一个关于‘进一步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优化政治生态’的专项行动方案。”
“方案要突出‘两换’要求,明确目标任务、责任分工、时间节点和保障措施。”
“要敢于动真碰硬,选取几个群众反映强烈、问题比较集中的领域或单位,作为试点,先行先试,取得经验后,再全面推开。”
赵庆隆和秦胜听得心潮澎湃。
他们知道,这将是一场深刻影响明州未来政治格局的重大行动。
如果他们能协助郑书记把这件事办好,不仅是对明州发展的巨大贡献,也是他们个人政治生涯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郑书记,请您放心!”
赵庆隆率先表态,声音洪亮。
“纪委坚决服从市委领导,全力配合组织部,把监督执纪问责贯穿干部队伍建设全过程,为‘换风气’提供铁的纪律保障!”
“郑书记,组织部也坚决落实!”
秦胜的语气同样坚定。
“我们将立即着手研究制定干部培养规划和专项行动方案,与纪委密切协作,把‘换血’和‘换风气’的要求落到实处!”
看着两位得力助手昂扬的斗志,郑仪欣慰地点了点头。
“好!那就辛苦你们二位了!”
“明州的未来,关键在党,关键在人。”
“只要我们齐心协力,把干部队伍建强,把政治生态搞好,‘新明州建设’就一定能够迈上新台阶,明州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