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画图、计算、与匠人讨论、亲自调整鼓风的角度、检查炉膛的砌筑……那份专注与执着,甚至超过了处理青州政务。

可一次次失败,像冰冷的潮水,不断冲刷着最初的热情。坊间已开始有些许流言,说太子殿下“不务正业”,“痴迷奇技淫巧以致荒废政务”。

“殿下,是否暂缓几日?匠人们连日劳累,或许……”王玄策斟酌着词句。

李承乾摇了摇头,目光依旧盯着那失败的铁坨,眼神锐利得像要把它剖开:“不能停。一停,气就泄了。”

他顿了顿,吩咐道,“把每次的记录,投料多少,鼓风大小,炉火颜色,出铁情况,再仔细核对一遍。必有我们遗漏之处。”

夜色再次降临,书房里,李承乾对着摊开的各种记录和草图,久久不语。海风吹来,带着工坊区依稀残留的焦糊味,更像是一种无声的嘲讽。

温度……温度!

核心症结就在于此。煤炭的燃烧极限似乎已经到了瓶颈,即便配合改进的鼓风,也难以突破那个临界点。

焦炭!他知道焦炭是答案,煤炭干馏脱除挥发份后,能得到燃烧温度更高的焦炭。

可焦炭的制备本身也需要特定的窑炉和工艺,非一朝一夕能成,远水难解近渴。

难道真的要被困死在这临门一脚?难道他脑海中的那些蓝图,终究只能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烦躁地站起身,在书房内踱步。

目光无意间扫过墙角,那里放着几个来自莱芜铁矿的样本,其中一块颜色黝黑、质地看似普通的矿石旁,还散落着一些同样乌黑、闪着些许金属光泽的碎块——那是伴随铁矿而生的某种黑色矿物,质地较软,匠人们称之为“石墨”,因其能在纸上留下痕迹,偶尔被孩童拿来玩耍,但在此地,多数被视为无用的伴生矿。

李承乾的视线在那石墨上停留了一瞬,并未在意。

他的思绪依旧缠绕在“热”这个字上。热量产生、传递、保存、利用……如何才能更高效?

他走到窗边,推开窗户,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和微寒的空气,试图让焦灼的头脑冷静下来。远处,港口的方向,除了灯塔和零星渔火,大部分区域已陷入黑暗。

唯有他的试验工坊方向,因为炉膛尚未完全冷却,还隐隐透着一丝暗红。

突然,一阵更强的海风吹来,卷起书案上的几张草稿,也带来了更清晰的、来自工坊的余烬气味。与此同时,他的目光再次无意间掠过墙角那乌黑的石墨……

电光石火间,一个几乎被遗忘的名词如同沉入深海的珍珠,被某种无形的线索猛地拽出了记忆的水面——石墨坩埚!

是了!石墨!并非只有做成焦炭才能用于冶炼!石墨本身,就具有极佳的耐高温性和导热性!

在他所知的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中,后来的人们正是利用石墨来制作承受极高温度的坩埚,用于熔炼特种钢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