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四方近况 (1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数日后,无逸殿。
此处乃大明中枢机要之地,平日气氛庄重肃穆,今日却因一场大捷和南疆的初步安定,难得地透出几分轻松与暖意。
殿内焚着清心的檀香,缕缕青烟自鹤形铜炉中袅袅升起,阳光透过雕花窗棂,在地面的金砖上投下斑驳的光影。
朱胜一身道袍,依旧保持着自己万寿道君的形象。
此刻的朱胜端坐于高高的御座之上,手中把玩着一对温润的玉胆,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
哪怕这是一场比较正式的议事。
不过当今朝廷,也已经没有人敢出来挑朱胜的刺了。
甚至。
已经有很多人认为,朱胜已经足以比拟,甚至超越洪武,永乐二帝了。
毕竟,朱胜灭国开疆的功绩摆在那里。
而在朱胜的身后。
江玉燕与耶律南仙分侍两侧稍后的位置。
江玉燕一袭宫装,仪态万方,容颜绝美,眉眼间却自带一股不容侵犯的威仪与深藏的机锋,她目光流转,将在场众人的细微神态尽收眼底。
自从执掌护龙山庄。
朝堂上的事,就很少有江玉燕不参与的了。
相比江玉燕,耶律南仙今日则打扮得格外明艳。
只是眼神略显复杂,时不时她那纤长的手指都会无意识地绞紧袖口,但很快又恢复平静。
主位下方。
内阁首辅张居正端坐左下首位,面容虽一贯严谨,但眉宇间少了往日的沉凝,多了几分从容。
此刻他正仔细翻阅着面前的几份文书。
朱胜向来是一个甩手掌柜。
朱胜少做,张居正自然就要多做。
真可谓是大明朝堂第一牛马。
次辅高拱坐在其侧,腰板挺直,一如既往地带着那股刚直锐气,但此刻嘴角也含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显然对近日局势颇为满意。
戚继光虽位列内阁,但武将风范不减,坐姿如松,眼神锐利中带着战后沉淀下来的沉稳。
偶尔与身旁的李春芳低语两句,商议着什么。
李春芳则更显文雅,面带微笑,一边准备着文书,一边频频颔首。
资历最浅的谢安,姿态闲雅。
仿佛不是来参与军国重议,而是赴一场清谈雅集。
但那双清亮的眼眸中,不时闪过洞察世情的慧光。
他的面前并无文书,单只只是因为他已经了然于心。
当然了,也有他处理的事务比较少的缘故。
而在这场会议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被朱胜破格允许参与此次内阁议事的诸葛亮与司马懿。
二人资历远不能与在座诸公相比,故位置稍靠后。
他们之所以在这里,自然是因为朱胜的破格擢升。
虽然他们资历不够。
但朱胜相信,他们的能力肯定是足够的。
而多经历经历内阁会议,对他们的成长也会有好处。
他们此刻还是少年,还有不小的提升空间。
诸葛亮羽扇纶巾,面容清隽,目光沉静地观察着殿内每一个人,倾听每一句话。
神态谦冲而专注,并无半分倨傲或怯场。
司马懿则垂眸静坐,神情恭谨温顺,仿佛只是来学习聆听。
但偶尔抬眼时,那深邃眸底一闪而过的精光,显出其内心绝非表面这般平静无波。
殿内气氛整体融洽,甚至偶有低语轻笑,与前段时日应对禁区之乱时的紧张压抑截然不同。
更别说和当初还是嘉靖本人在的时候,时不时还要打架的气氛比了。
片刻后。
众人处理完毕,纷纷正坐。
无逸殿内一片寂静。
朱胜见文书处理完毕,便缓声开口,打破了殿内的寂静:
而朱胜一开口,自然又是要吟诗一首。
“汉征西将军曹操有诗云。”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诸位爱卿,今禁区初定,汉州新立,四方震动,周边各国动向,想必皆有变化。”
“诸位皆朕之股肱,不妨畅所欲言,将所知所闻,剖析一番,也好让朕与诸公心中更有丘壑。”
朱胜话音落下,随即目光便投向了首辅张居正。
张居正会意,微微欠身,率先开口,声音沉稳有力:
“启奏陛下,据各方探报汇总,西方大秦,依旧如幽渊深潭,毫无波澜。
其边境封锁严密,商旅难入,细作亦难探听虚实。
对我大明近来之事,未见其有任何官方表态或军事调动,仿佛置身于另一方世界。
其国策似乎仍是闭关自守,不理外间风云变幻。”
他顿了顿,补充道。
“然,愈是平静,愈显其深不可测,不可不防。”
朱胜微微颔首,指尖轻敲御座扶手:
“大秦……想要的,从来都不是一时的得失。
他在酝酿什么,或许只有他自己知道。
继续监视,不可因其无动静而松懈。”
经历了汉州的事情。
朱胜对嬴政的情况自然是更加了解。
嬴政,显然就是已经成功的刘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只不过嬴政献祭扶桑自己没能够阻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