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不一般的长安学堂 (2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与其说是学堂,不如说是工匠作坊,里面摆放着各种奇奇怪怪的器具。
有的学子在摆弄杠杆滑轮组,试图用最小力气吊起沉重的石锁。
有的则在用琉璃镜片,观察阳光聚焦点燃纸片。
甚至还有人围着个复杂的水车模型,看着叶轮旋转而发出阵阵惊呼。
“奇技淫巧!”魏征下意识冷哼一声,但眼睛却死死盯着转动的叶轮,充满困惑与不解。
“玄成兄,此言差矣。”
高士廉却捻须道,“若能省人力、增效能,便是于国于民有利的实学。”
“戎事”区则热闹非凡。
箭场上不仅有练习静止射靶的,还有骑马奔驰中射击移动目标。
格斗场中,学子们两两对战。练习的并非花架子,而是简洁有效的擒拿格斗技巧。
另一边。
有一小队学子在模拟战场对抗,用包着布的棍棒和藤牌,演练着小队突击与防御阵型。
李世民看得眼角直跳,领头的‘先锋营’,赫然是他宠爱的郇王。
“玉儿,这是怎么回事??”
魏叔玉笑得很得意,“为将者,需知兵爱兵。让象儿当先锋,主要是让他知道一点,掌兵者需慎重。”
李世民摸着美髯点点头,混小子的解释倒有几分道理。
眼前练兵之法虽说有点“野”,但不得不承认它有着极强的实战性。
他瞥了一眼魏叔玉,心想这小子难道真懂兵法?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最后是“农桑”区。
一些学子们正小心翼翼,将收获的胡葱分类。
一部分留种,一部分准备尝试用晾晒腌制之法,提高胡葱的储存时间。
暖房内。
几位学子在记录各种作物的生长情况,测量暖房内的温度。
“咦......魏贤侄,他们手中拿着的琉璃棒有啥用?”
魏叔玉傲娇的翘起嘴巴,“它叫温度计,专门用来记录温度。”
有时候不得不佩服古人,魏叔玉只是提个点子,他们竟真将想要的温度计、凹透镜、凸透镜都给弄出来。
虽说是手搓的,但还是勉强能用。
如此一来,大唐提前八百多年,将温度计给发明出来。
一圈转下来,李世民和众臣内心受到的冲击,丝毫不亚于刚才看到亩产十五石的洋葱。
长安学堂所教的,完全超出他们对“学问”二字的认知!
不再是单一的经史子集,而是包罗万象、强调实践、思辨和专门之学的复合体系。
最让他们感到离谱,就是不少课程连夫子都没有。反而让学子们查找古书,或者自行摸索。
“玉儿,你……”李世民张了张嘴,却发现不知该如何评价。
“父皇,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儿臣不过是将其发扬光大,与时俱进罢了。
礼乐书,文华区可学;射御,戎事区可练;数,算经区可精。
此外格物致知,农桑富民,不亦是治国安邦之实学吗?难道未来的朝廷栋梁,只需会读圣贤书即可?”
无人能答。
即便是有些古板的魏征,内心也不得不承认,长安学堂的教学有可取之处。
或许经义文章不如国子监的生员纯熟,但其眼界、能力和务实精神,恐怕远超常人。
日落西山,学堂下课。
学子们虽说疲惫,却大多眼神明亮,三三两两讨论着下午的课业。
李世民正准备起驾回宫,忽见一侍卫来急匆匆小跑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