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血染王庭 (2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梁国公。”
就在蓝玉略感诧异之余,池广平深吸口气,转而看向蓝玉说道:“下官不打算回京复命了。”
“吐蕃百姓苦苛政压迫久矣,下官愿向陛下请命,留于吐蕃,推行改土归流。将陛下宽待百姓之恩推广吐蕃。”
“池大人能如此想,自然极好。”
“多谢梁国公。”
“吐蕃权贵穷奢极欲,昨日前去拜会下官所献礼物足可供给此次大军出征之军费。”
“下官也已尽数记录在案,不日送回京城。”
“还有。”看了眼正前方那用黄金打造的宫殿,池广平叹了口气,继续道:“吐蕃宫殿多用黄金、美玉堆砌而成。”
“是拆除之后,全数变卖充入国库。还是保留起来,留作纪念。”
“还需梁国公定夺。”
“只是下官以为,此次吐蕃一行我朝缴获已丰,下官不敢奢求公爷拿出此战缴获,恩待吐蕃百姓。”
“下官有不情之请,还望公爷能同下官一并向朝廷上书,祈求减免吐蕃一地接下来几年的赋税。”
闻言至此,蓝玉看向池广平的眼神愈发奇怪了几分。
他当真是小看池广平了。
没想到这家伙这么快便能视吐蕃百姓与中原百姓无异。
“池广平大可放心,本公不仅会与大人一并上书,祈求陛下减免吐蕃赋税。”
“本公还能向大人保证,此战缴获的部分将用于恩待吐蕃百姓。”
“梁国公.....”
池广平刚想说蓝玉恐怕做不了这个主,战阵缴获当回禀朱标后,再行分配。
可不等他开口,却见蓝玉看了眼正前方那座用黄金建成的宫殿,沉声开口道。
“黄金为壁,玉石为顶,此虽为奇观。”
“然此地距离我朝甚远,便也就没有保留的道理。”
“况且此战过后,吐蕃便是我大明一行省。也就是说将来必将派遣官员管理此地。”
“留下这么一座黄金建造的宫殿,岂不是纵容官员贪墨?”
诚然。
给后世儿孙留下一座用黄金打造的宫殿,自然会被后人称赞,也的确是可叹的奇观。
可除了这么个好处,便也没有其他别的作用。
一来大明不可能迁都于此地,这黄金打造的宫殿绝然不能成为皇权的象征。
二来此战终究地处偏远。
而且改土归流之策也是初次施行,无人知道改土归流之下,大明对此地的统治究竟是愈发稳固,还是向先前的北元那般时而叛离,时而收服。
所以留下这座金山,最终不一定落在谁的手中。
至于最后一点。
这座用黄金打造的宫殿无人知道他究竟用了多少黄金,更是无法称量。
改土归流推行下去,吐蕃百姓便对吐蕃王庭没有敬畏,这么一大座金山必需派遣兵卒驻守。
更不用说派来管理吐蕃的官员日日守在这座金山跟前,是个人恐怕都会动心。
也正因如此,哪怕没有向朱标请旨,可蓝玉断言朱标必然会支持他拆除这座金殿。
“梁国公,此时还是启禀圣上的好,下官只怕.....”
“不必!”
“陛下定会支持本公。”
两人正说着,金殿大门缓缓打开。
蓝守义、图巴哈,还有数百名盔甲染血的先锋营将士大步走了出来。
“义父,那些杂碎都已处斩。”
“好。”
“只是王庭后宫乱作一团,宫中奴婢掠夺财物,四散奔逃。”
“是否....”
“封闭宫门,不准任何人出去!”
蓝玉看向面前先锋营将士,沉声说道:“守忠已率一千将士驻守城门,眼下当务之急并非肃清王庭宫闱。”
“此刻我先锋营将士应当守住王都,以待我朝大军。”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守义,带着将士们到城门驻守。”
“其他将士随本将到城中征召百姓!”
随着蓝玉声音落下,吐蕃王都前只留下百余人把守。
其他人分成两队,各自行事。
而蓝玉率领数十亲卫朝城中心走去的同时,冲身旁图巴哈开口道。
“老人家,先前那吐蕃国主巴藏所言的天山,距此地有多远路程?”
“近二百余里。”
“二百余里?”蓝玉心中默默盘算了起来。
方才巴藏说天山还有他吐蕃十万精兵。
倘若这支部队装备精良,战马充足。二百余里的话,先头部队最快两日便能抵达吐蕃王庭。
再加上今日的消息传到天山,最多不过五日他们便要面对天山军团的攻城。
而察汗河距离此地最少需十五日路程。
也就是说!
他先锋营三千余将士最起码要驻守吐蕃王都十日之久,倘若歼灭察汗河那十数万吐蕃兵卒的时间,也就是说谢成、傅有德最起码要一个月的时间,才能带兵抵达吐蕃王城。
三千敌十万,还要坚守城池三十天,此刻即便是蓝玉也觉有些棘手。
“梁国公.....”
看到蓝玉极为少见的露出为难神色,池广平当即请命道:“梁国公可是担忧天山的十万吐蕃军?”
“下官愿即刻前往察汗河,请谢成将军速速带兵来援......”
“不必!”
“本将与谢成将军早有约定,十五日后攀越库伦山。”
“此刻谢成将军必极力攻杀察汗河上的吐蕃兵卒。”
蓝玉看向池广平,继续说道:“不过有一日需池大人协助。”
“梁国公请讲。”
“军粮!”
“吐蕃皇宫、府库必囤积大量粮草,需池大人号召吐蕃百姓,保证后勤。”
“还有!”
“后续征召吐蕃百姓与我军一同守城的差事,也需着落在池大人身上。”
“嗯.......”
池广平闻言微微凝眉。
“梁国公,号召百姓搬运粮草,保障守城将士的后勤,这不算什么难事。”
“只是征讨吐蕃百姓驻守城池,这恐怕......”
不是池广平故意推诿,只是此事属实难办。
哪怕池广平认定改土归流乃利好吐蕃百姓之策,可他该如何让城中这些百姓相信?
毕竟在这些百姓眼中,他们这伙明军乃是杀了他们的国主以及朝中所有权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