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与此同时,在各大社交平台,关于“外卖优惠消失”的疑惑和讨论,正以病毒式的速度传播,并迅速从个体抱怨升级为群体性的公共话题。

快抖短视频平台上,一条标题为“家人们谁懂啊!一觉醒来外卖自由没了?!”的短视频迅速走红。视频博主对着镜头展示自己外卖APP的优惠券页面,原本琳琅满目的“大额神券”区域变得空空如也,只剩下几张“满减力度聊胜于无”的优惠券。

博主用夸张的语气吐槽:“这是我上周的订单,红烧牛肉饭加饮料实付18.5!这是今天的,一模一样的配置,实付32!这差价够我再买一杯奶茶了!平台你是不是玩不起?”

评论区彻底沦陷:

“同感!我还以为我账号出问题了!”

“不是玩不起,是玩脱了,被监管收拾了!”

“全国都一样吗?我让我其他城市的朋友都试了,全都没优惠了![震惊]”

“完了,我的午餐预算要爆炸了,以后只能吃食堂了呜呜呜。”

“所以说之前的便宜都是幻象,现在才是真实的世界……”

微博上,#外卖优惠券集体消失#、#外卖自由终结#等话题阅读量迅速攀升,一度冲上热搜榜前二十。

知名财经博主“互联网那些事儿”发博分析:“据悉,此次外卖平台集体大幅收缩补贴,直接原因是面临监管层的强大压力。

每团、饿了吧因长期‘低于成本价销售’涉嫌不正当竞争,已被正式立案调查,或将面临创纪录的天价罚单。

这意味着,依靠烧钱换增长的互联网经典模式,在民生消费领域走到了尽头。羊毛出在羊身上,以前薅的羊毛,现在可能要慢慢还了。”

这条微博转发评论过万,点赞无数。

热评第一写道:“道理都懂,但突然从天上掉到地上的感觉,真不好受。”

下面跟帖:“以后是不是得重新学会做饭了?”“感觉像戒断反应,浑身难受。”“平台、商家、骑手、用户,没一个赢家?”

评论区里,支持外卖平台继续放优惠、不认同监管处理的声音不断涌现,甚至盖过了部分理性讨论的声音:

“监管是觉得我们太幸福了吗?以前20块能吃两荤一素,现在30块只能点个单人餐,这哪是管竞争,这是管我们的饭钱啊!”

“低于成本价怎么了?平台愿意烧钱让用户得实惠,又没逼着商家做,凭什么算不正当竞争?我宁愿要‘便宜幻象’,也不要‘真实高价’!”

“说什么羊毛出在羊身上,我管羊毛从哪来,能省一块是一块!现在好了,罚单是平台交,最后还不是加在我们订单里?监管这是帮着涨价吧?”

“我一个月工资就几千块,外卖优惠占了日常开销的大头,现在优惠没了,每个月吃饭要多花好几百,这民生消费领域的‘尽头’,是我们打工人的苦日子开头吧?”

“有没有可能,平台补贴是双赢?用户省钱、商家多接单、骑手多跑单,现在一管,商家订单少了,骑手跑单量跌了,我们吃饭贵了,这才是真没赢家!”

“别跟我说什么长期健康发展,我只看眼前能不能吃得起饭!监管要是真为民生着想,不如管管商家乱加价,而不是盯着用户手里那点优惠券!”

“之前点奶茶满20减10,现在满30减5,喝杯奶茶都要犹豫半天。平台要是不搞优惠,我干脆不喝了,商家生意更差,这到底是规范市场还是搞垮市场啊?”

就连财经博主那条分析微博的评论区,也被类似声音刷屏。有网友直接反驳:“什么叫烧钱换增长的模式走到尽头?我们用户要的不是‘增长模式’,是‘实惠模式’!只要平台还愿意放优惠,我就一直用!”

还有人晒出自己近三个月的外卖账单对比:“之前月均500,现在预估要800,监管要是能补我这300块,我就支持处理!”

网络上的声浪,如同被飓风催动的海啸,一波高过一波。当“外卖自由终结”的话题在热搜榜上居高不下时,评论区里的风向开始悄然变化,或者说,是某种被价格敏感直接刺痛后的情绪,找到了集中的宣泄口。

起初是零星的抱怨,但很快,这些抱怨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声浪,甚至开始盖过那些理性分析监管必要性的声音。

大量用户用最朴素的逻辑和最直接的切身利益,表达着对监管决策的不解,甚至是对平台之前“烧钱”模式的怀念。

在财经博主“互联网那些事儿”那条分析微博的热评区,一条获得数万点赞的评论被顶到了最前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