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2章 重树ABC的三观(三) (2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而北部的C国人,抵抗倭国人的方式就是加入华夏的东北抗联,采取武装斗争的方式,虽然没几个人,没打几仗,没起到什么作用,但在后面C国建国时,却是占到了大便宜。
C国金某成曾经就是抗联的一个营长。
在C国后来吹上天的普天堡战斗,就是这个金某成的手笔。
普天堡战斗被朝鲜视为“结束亡国历史、实现祖国光复中起决定性作用的转折点之一”,当地也因此成为革命圣地。金某成在回忆录中称这场战斗“放射出革命的曙光,鼓舞起人民的信心”,强调其精神意义远超具体战果。
其实既然被称为战斗,那规模就已经是小的不能再小了。
其真实经历是:1937年6月4日晚上10时,金某成带领100余名士兵,进入普天堡地区后,得到了80多名C国工作人员的响应。
这二百多人分为分为十六队,于夜10时袭击了普天面警察的驻在所,别动队则袭击试验场、营林署、森林保护区、消防署等等,夺取枪支弹药后扬长而去,未遭遇有力抵抗。
普天堡只是一个小村落,只有居民1383人,其中50名倭国人,常驻的倭国警察不到10人。
战斗的结果是这些C国人占领驻在所,也就是警察局,打死两个倭国人,夺取枪支弹药后,放火烧毁驻在所(警察局),抛洒传单后撤退。
后来在撤退的过程中击败追击的倭国人,打死七名倭国人,打伤14人。
这一次战斗几乎被吹成了C国的立国之战。?
后来抗联失利,退入S国休整,那时候金某成也只是一个中级军官(被授予大尉军衔而已),手下没有几条枪。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后来倭国人投降了,金某成就成了C国的代表,成了最高领导人。
有时候不得不说,小国寡民就是这样,层次太低了。
如果说K国是建立在漂亮国的军事基地上的国家,那C国就是S国的干儿子。
C国这个国家在1980年代以前日子是过得不错的,因为它不仅是S国的干儿子,也是华夏的干儿子,两个国家争相给它输血,争相拉拢他。
华夏这边就是对C国有求必应,想要什么给什么,粮食、设备、技术都给。
S国是把C国纳入经互会,用经互会给C国输血。
依靠这两个国家的输血,C国的日子在1980年代以前都过得很不错,老百姓的生活水平远超华夏。
实际上在1950年之前,C国军队也是看不起华夏军队的。
当年东北解放之际,东北局将C国族部队整编为三个师,即164师、166师与156师,总兵力逾三万之众。
后来三支C国部队携械返回故土,随后分别整编为C国军队第五师团、第六师团和第七师团。
返回C国的这支队伍,却遭到了部分同胞的冷嘲热讽,指责他们缺乏军人应有的风范。
与C国军队那些令人羡慕的精良装备相较,这三个C国师的士兵们只能戴上一顶散发着恶臭的狗皮帽,身上穿着皱巴巴的土布棉衣,军官们更是缺少肩章与领章,与普通士兵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