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二章 这小媳妇越说越来劲 (1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今天是回门后,赵军第二次陪媳妇回娘家。
两家虽然离着不远,但赵家每天都一大堆活儿,马玲也没空闲回来看看。
所以这趟回来,赵军没着急走,他在马家西屋逗小黑狗和马洋,让马玲跟王翠花在外屋地做饭外加窃窃私语。
就这样,小两口一直在马家待到林场下班、马大富回来,这是赵军特意让马玲有机会,能跟马大富说说话。
“呀,我闺女回来啦!”回家的马大富一看闺女和姑爷在,瞬间表现得很是开心。
赵军家这边吃开河鱼,普遍有两种吃法,一是酱焖、二是干炸。
小鲫瓜子小刺多,只能炸着吃。而花泥鳅、麦穗这些鱼虽小,但只有一根大刺,所以可以炸着吃,也可以酱焖。
此时鲫鱼都已经炸出来了,大锅里下焖鱼、上焖饭,香气满屋。
“哪儿来的鱼?”马大富问问题时,似乎就已经知道了答案,紧接着便问赵军道:“军,你打的?”
“嗯呢,爸,我们今天出去打的。”赵军笑着应了一声,然后就听马大富问道:“东大沟开河没有呢?河沿子那儿,有捡臭鱼的没有啊?”
“啊?”赵军闻言一怔,他上辈子每年开春,都得跟马大富跑两趟东大沟。此时马大富一提,赵军就想到开河臭鱼那股腥和腐臭混合的特殊气味。
赵军稍微愣神的工夫,马玲、王翠花紧着向他使眼色时,反应过来的赵军忙对马大富道:“爸,东大沟还没开呢,我们今天上的东北汊子。”
“啊……没开呐。”听赵军这么说,马大富道:“那行,那等礼拜天休息的,我过去看看去。”
马大富此言一出,王翠花、马玲、马洋齐齐脸色一变。
“那啥……”马玲生怕马大富再说什么,此时也顾不得跟自己爹、妈说话了,连忙对马家老两口道:“爸、妈,那我跟赵军,我们就回去了啊。”
说着,马玲便进东屋去拿她和赵军两人的外套。
“啊?着啥急走啊。”王翠花闻言便道:“饭都要好了,你俩在这儿吃完再走呗。”
“不得了,妈。”赵军也怕马大富叫他去捡臭鱼,就说:“那边儿饭估计也要好了,我俩不回去,我妈他们还得等我俩呢。”
赵军说话的时候,马玲拿着两人的外套从东屋出来,小两口急匆匆地给外套套上,然后便双双把家还了。
看着落荒而逃的小两口,王翠花回手就怼了马大富一杵子,道:“告诉你啊,今年不行整臭鱼了!”
“凭啥呀?”马大富眼睛一瞪,道:“我就好那一口!”
说完,马大富气呼呼地走进里屋,然后就看到了炕桌上的酒盒。
“呀,这啥呀?”马大富都顾不上脱外套,拿起酒盒一看,就见一面画着个大老虎,另一面都是文字。
“那是亲家给你拿的。”王翠花出现在屋门口,对马大富道:“那是虎骨酒,去年赵军打那大爪子,完了让药厂收去做的酒。”
“是吗?”马大富眼睛一亮,就听王翠花没好气地道:“是妈、是爹的,那上面不写着呢吗?”
“我看看!”听王翠花这么说,马洋紧忙凑了过去。看小儿子过来,马大富把酒盒递给他,道:“你给爸念念。”
马洋手捧酒瓶,念道:“东北虎骨酒……此虎系1987年11月26日……被林区保卫员赵军打死……”
“哎呦!”马大富听完,脸上露出笑容,拿过酒盒仔细端详,道:“我这姑爷子真出息!”
说着,马大富抬头看向王翠花,道:“这下子,城里人也知道咱姑爷了呗?”
“那你寻思啥呢?”王翠花语气里也带着得意和骄傲地道:“你忘啦?咱姑爷还上过电视呢!”
“可不咋地哈!”马大富说着,便拿着酒盒起身,他转身寻摸了一圈,就听王翠花问道:“你要干啥呀?”
“翠花,找个地方。”马大富回应道:“给这酒摆上,完了等来人去客(qiě)的,让他们都看看!”
当马家老两口为日后的显摆做准备工作时,赵军、马玲已经回到了赵家大院。刚一开房门,炸鱼那股的特殊香气瞬间扑面而来。
那是一种极具辨识度的香气,香中带着微微的腥。还有着张扬的热烈感,所以即便都炸完鱼半天了,屋里这股气味还没散呢。
随香气而来的,还有众人的哄笑声。此时上班的、上学的都回来了,但外屋地一个人也没有,只有支着的桌子和冒气的锅。
桌子上,盘子、碗、筷子、酒杯都摆上了,炸鱼、炒土豆丝都已经上桌了。两口大锅和炉子上的马勺还冒着气,不知道还有什么没出锅。
这时,又一阵哄笑声从西小屋里传出,惹得赵军、马玲忍不住好奇,双双走过去想看看发生了什么。
这家里就这样,每天都是烟火气十足,还这么的热闹。
当小两口过去的时候,就见西小屋门外都站满了人。
看到赵军、马玲回来,杵在门外的杨玉凤忙喊道:“我兄弟他俩回来啦!”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快看看锅!”紧接着说话的是徐春燕,她一边往外屋地走,一边对赵军、马玲道:“你俩赶紧上屋看看,那小玩意可有意思了。”
“咋地啦?”赵军拉着马玲,好奇地过去。
这时,门外的女人们热闹也看差不多了,她们都去外屋地准备起锅盛菜、盛饭。正好腾出地方,让赵军、马玲到了西屋门口。
西屋里仍都是人,男人和孩子都在这屋呢。男人一多,这屋就免不了烟雾缭绕,跟妖精洞似的。
而更妖精的一幕还在后面呢,看到赵军、马玲,李如海伸手在舔掌的小黑熊肩膀上一拍,然后手向赵军、马玲一指,紧接着就对小黑熊道:“小黑,你家大少爷、大少奶奶回来啦,还不给他们行礼?”
也不知道小黑熊是听懂了啥,转身一撅、一撅地就奔赵军、马玲来了。
小黑熊到家这么久,不管是有意还是无意,它从来都没伤过人。所以即便看它呼哧、呼哧地来了,赵军和马玲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小黑熊到赵军、马玲面前,将身一抬就跟人似的站起来,然后就见小黑熊一双前掌扣在一起,向赵军拜了两拜。
“呀!”这一幕看的赵军、马玲一愣,紧接着两人都笑了。
“好狗……熊啊!”赵军平常夸狗夸习惯了,但及时做了补充就没问题了。
可小黑熊似乎对赵军的夸奖并不满意,它合着双掌站在那儿,不再拜了却直勾勾地看着赵军。
“这干啥呀?”就在赵军、马玲纳闷,众人发笑的时候,王美兰端着个小碟从外屋地过来了。
“儿子,给你。”王美兰从后边,把小碟给了赵军。
“哥!”这时,就听赵虹喊赵军道:“你得奖励它。”
“啊……”赵军低头看看碟子的小炸鱼,顿时明白了什么意思。
“大哥,你给它个鱼。”在一旁的李如海,笑着教赵军道:“给前儿说声赏。”
“这如海你教的呀?”一听这带有浓烈个人色彩的话语,赵军就知道小黑熊这怪异举动,肯定跟李如海脱不开关系。
“玲儿,你赏小黑一个吧。”赵军把小碟递向马玲,不管上辈子如何,这一世的赵军是个宠媳妇的,这种娱乐的有趣事,他就让马玲来体验。
马玲用两根手指捏起一条小炸鱼,笑着唤小黑熊道:“小黑张嘴。”
黑熊的智商,比狗还要高。天天跟人混在一起、被人投喂,小黑熊听得懂这几个字。
此时小黑熊把头一仰,将嘴巴一张,任马玲将小炸鱼丢进它嘴里。
养熟的小黑熊,没有嘴急的毛病。用手喂它东西,它会和狗一样,很小心翼翼地不会咬到人手。但它多数时候会用舌头去舔,这样就舔人一手口水,所以大伙就都这样投喂它。
能看得出来,小黑熊很喜欢小炸鱼。炸鱼进嘴后,嘎吱、嘎吱两下就没了。吃完的小黑熊舔了舔嘴,然后又看向赵军手里的小碟。
“瞅啥呢!”这时,李如海在小黑熊后面喊道:“谢恩呐!光知道吃啊?”
众人哈哈大笑,赵军、马玲却是有些懵。
紧接着,让他们小两口惊掉下巴的一幕发生了。就见小黑熊直立的两条后腿一屈,随即把腰一弯,两只前掌一扶地面,很丝滑地就跪在了赵军、马玲面前。
紧接着,小黑熊的脑袋就磕在了地上。
小黑熊两个头磕在地上,给赵军、马玲磕懵了。
磕完头的小黑熊跪直了身子,抬头眼巴巴地看着赵军和马玲。
赵军、马玲没反应过来,就听李如海喊道:“大嫂,你再赏它。”
“啊,啊。”回过神的马玲,紧忙从从碗里拿出炸鱼赏给小黑熊。
两条花泥鳅炸的时候粘在了一起,当被丢进小黑熊嘴里的时候,小黑熊一边吃鱼,一边叩首。
“哎呀呀!”赵军被小黑熊憨态可掬样子逗笑的同时,可感叹小黑熊的不容易,当即唤小黑熊道:“行啦,小黑,快起来吧。”
这几个字,小黑熊是能听懂的。但今天不知道为啥,吃完鱼的小黑熊再次跪直了身子,抬头看着赵军、马玲。
“没有了。”赵军把空碟子给小黑熊看,这小黑熊爱吃东西。尤其是它喜欢吃的东西,它吃起来就不知饥饱。但每次只要把空碟子、空碗给它看看,它就不会再缠着人要了。
可这次,即便看到了空碟子,小黑熊仍跪在地上没动。
赵军一看,以为这属于硬要呢,当即质问李如海道:“如海,你咋给教的呀?”
在赵军看来,本来挺乖的小黑熊,让李如海给教成这样了。
“哈哈,大哥,是你没喊对。”李如海哈哈一笑,然后唤小黑熊道:“平身吧,小黑。”
李如海此话一出,小黑熊一双前掌扶地、一双后掌一蹬、脊背一拱就起来了。
小黑熊在赵家天天都能吃饱,伙食还有油水,胖乎乎的就跟球似的,做什么动作都显得憨态可掬、惹人喜欢。
看它起身的样子,赵军不自觉露出笑容,然后伸手揉了揉小黑熊的脑袋,马玲也捏了捏小黑熊的耳朵。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吃饭了啊!”这时王美兰的声音从外屋地传来,屋里的男人纷纷动身。他们去外屋地吃饭,将小黑熊、小猞猁、小黑胖关在了这屋。
外屋地里,热气腾腾。
炉子上铁锅里,做的是酱焖老头鱼。而两口大锅里,一个是豆腐炖鲶鱼和米饭的一锅出。河鲶鱼切块下锅煎,切的时候赵有财特意提醒,让把鲶鱼背上油去了。
正常人家是不会这么干的,但赵有财说鲶鱼身上就属那个油腥,去了好吃。于是,那鲶鱼脊背的油就喂了小黑熊和小黑胖。
至于赵军家小猞猁,它是不吃鱼的,这跟习性无关。去年冬天冬捕上鱼,抠出来的鱼内脏,小猞猁还吃呢。
但这个年过的,再加上赵军结婚肉食多,就给小猞猁吃馋了。
如今的小猞猁只吃五样肉,分别是野鸡肉、野兔肉、狍子肉、鹿肉和小野猪肉。鱼、耗子、大炮卵子肉和老母猪肉,小猞猁都不吃的。
熊肉,不知道它吃不吃了,反正赵军是不敢喂。一怕小猞猁在家攻击小黑熊,二怕有朝一日这小猞猁回了大山,再主动去狩猎熊。
至于家畜的肉,牛、马、羊还有家猪的肉,也是不敢喂的。这同样是怕小猞猁吃惯了,在屯子里再攻击家畜,那可就麻烦了。
如今家里已经有一个屠牛炮了,再来个屠羊猞猁啥的,那日子真就没法过了。
另一口大锅里,是酱焖小河鱼和贴饼子。
在东北,杂鱼、饼子是绝配。
马家是因为来不及发面,所以才蒸的米饭。而赵家是今天一早发的面,赵军他们前脚走,后脚就把面发上了。
玉米面和少量白面贴出的饼子,一面金黄,一面焦红,吃在嘴里玉米面干粮的香中带着一丝丝甜。
酱焖的小河鱼,用筷子夹着鱼头送进嘴里,轻轻一抿,所有鱼肉就进了嘴,只剩下鱼头、鱼骨丢在桌子上。
而酱焖老头鱼,口味跟酱焖小河鱼差不多。只是老头鱼又叫山胖头,这鱼肉多还都是蒜瓣肉,吃起来十分过瘾。
除了酱焖,再就是炸鱼。干炸的小鲫瓜子,正常人都会做,但赵家做法又与众不同。
因为在做这道菜的时候,赵有财虽没出手,但他在一旁指点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