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嬴政闭上眼睛,又睁开,闭上,又睁开。

终究他威严极盛,有幸和他一同观看故事的臣子们并未在这短短的时间中察觉到皇帝的微妙不对。

而嬴政这样的情绪波动也不过短短几息,就被他控制住了。

但是,他内心的波涛却远远没有平息。

因为他的猜测终于证实了——后世的那个朝廷,可能情况远远和他、他的大臣们、乃至后来的皇帝和大臣们所想的都不一样。

嬴政还不能确定那个后世的朝廷,姑且称之为朝廷吧,到底能有多么大的不同,但是他现在想到的不同都已经足够惊世骇俗。

……说实话,其实以嬴政的脑子,之前就已经看出来了种种问题,只不过一直都多多少少有一点逃避心理,或者说不确定如何面对的心理——当然,纵然如此,以他的心智之坚,也不过花费了不长的时间就放弃了这些微的逃避,转而正面面对了。

一来,后世的那个朝廷,是从农民起义起家的,这个毋庸置疑。之所以还要提出来这一点,那是因为从大秦到现在所讲的明朝,都没有几个是真正的“农民起义”所建立起来的王朝,明朝算一个,汉朝也能算是一个……刘邦那个身份,嬴政觉得其实是可以划归到“农民”的范畴里的。好歹,和李唐杨隋相比,他可是相当的没有出身了。

就算是再往前走,算上不确定具体情况的商、以及周,其实也没有几个真的出身寒微,能算得上“农民起义”——所以,其实农民起义也就罢了,一个农民起义,最后推翻朝廷也就算了,但他们最后真的能够建立新的王朝……或者不是王朝的东西,实属奇迹。

一个刘邦,一个朱元璋,以及……以及那后世的那个朝廷。

顺带一提,那个朝廷好像很擅长用什么游击战术。

二来,这个“朝廷”,非常赞赏农民起义,甚至奉其为最正当的存在,完全不惮于赞美并且宣传各种各样的农民起义……

“奉其为最正当的存在”是嬴政自己推断出来的,依据就是这各种各样的王朝末年的起义故事,以及讲述这些起义故事的时候,所用的言语、对其中人物的态度和评价。而这,是和目前所有的王朝都不一样的。

不论是如大秦或者隋唐之类的王朝,还是如汉明这样可以算是农民起义所建立的王朝,亦或是完全是外族的那个元……以及宋朝,甚至还能包括上当时和宋并立的辽金,都绝对没有一个王朝对农民起义是这个态度!

如果谈及前朝的覆灭,那么态度就是“皇帝昏庸,奸臣当道,贤明之人不得重用”“阉宦不断”“后宫乱政”“天命不眷”“天灾不断”“民不聊生”,这样主要的内容放在斥责昏君奸臣阉宦、惋惜贤臣、哀叹忠良上,再有一笔顺带着哀叹一下民生多艰,感慨一下百姓不易,接着,由此谈及“民变成贼寇”,动摇了江山社稷,天下大乱,最终王朝覆灭……

至于说这里面百姓变成的起义军,哪怕是后来的朝廷,也绝对不会称前朝末年的这些人作“起义军”的,一定是“贼寇”“贼”“流寇”之类的用词——怎么可能用什么正面的称呼?

就算是明朝,在编修《元史》的时候,如果不是和朱元璋完全扯不开关系的那部分人,那在其中也会被称作是“贼寇”的。

这是必然的结果,也是“正统”,还是所有人都认同的做法。

在对前朝末年的农民起义都是如此,又怎么可能宣传农民起义?怎么可能赞美农民起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