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5章 专访 (2 / 2)
闪耀中文网www.syzww.com
徐为正进一步指出:“曾总提到要打‘价值战’、‘生态战’,这听起来很美。但现实是,在市场份额没有达到绝对安全阈值之前,任何脱离补贴和地推的‘价值战’都是空中楼阁。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用户是现实的,他们关心价格、速度和选择丰富度。饿了么要想在份额上逼近我们,就必须投入比我们更大的补贴,建设更密的骑手网络,这会导致其‘单位经济模型’始终承受巨大压力。
5000亿固然是庞然大物,但如果投入到一个效率相对较低、且需要持续‘输血’的业务上,再多的钱也经不起长期消耗。我认为,僵持的前提是双方模型效率接近,但目前看来,并非如此。”
徐为正的论述,将焦点从单纯的资金量引导到了商业模式和运营效率的比拼上,巧妙地化解了对方资金优势带来的压力感。
陈蕾自然不会放过这一点:“所以,您认为第二种结局,僵持议和,在当前条件下可能性较低?”
“至少,在不远的将来,我看不到议和的必要性和基础。”徐为正斩钉截铁地说,“每团正处于上升通道,我们的目标是赢得市场,而不是与谁平分天下。只有当对手意识到无法在正面战场取胜,并且我们也认为彻底消灭对方的代价过高时,议和才会成为选项。目前,这个时机远未成熟。”
“那么第三种结局呢?”陈蕾将话题引向更宏大的视角,“您提到的‘更高维度的力量’,比如政策监管,或者技术变革。您认为这会是最大的变数吗?”
谈到这一点,徐为正的表情严肃了一些,显示出他对这个层面的重视。
“是的,这是我始终保持敬畏的一点。”他承认道,“政策层面,外卖行业关系到数百万骑手的就业、数百万商户的经营和亿万用户的日常生活,其社会影响力巨大。
监管层对于市场垄断、数据安全、劳动者权益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关注度正在不断提升。任何一方面的政策收紧或导向变化,都可能对行业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每团始终坚持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积极拥抱监管,致力于行业的健康发展。我们相信,规范的市场环境,最终有利于真正的强者。”
“至于技术变革,”徐为正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这可能是最大的X因素。比如,如果自动驾驶技术取得突破性进展,能够大规模应用于末端配送,那么整个物流成本结构和运营模式将会被彻底颠覆。又或者,在AI赋能下,出现更智能、更个性化的本地生活服务模式,可能会绕过现有的平台模式。每团在技术研发上投入巨大,我们不仅要适应变化,更希望引领变化。我们内部有一个共识:最大的竞争对手,可能不是现在的饿了吧,而是来自未知领域的技术创新。”
说到这里,徐为正似乎觉得意犹未尽,他稍微向前倾身,补充了一个更具体的、可能引发无限遐想的观点:
“其实,除了你刚才提到的政策和技术,还有一种‘更高维度’的力量,那就是——时间本身。时间会改变很多常量。用户的习惯在变,商户的需求在变,资本市场的风向也在变。
也许今天看来牢不可破的联盟,明天就会因为战略调整而松动;也许今天看似强大的护城河,明天就会被新的消费趋势所跨越。比如,京西这次的选择,在当下看是‘作壁上观’,但谁能保证,在它完成内部整合、重拾战斗力之后,不会以新的姿态、新的模式重新杀回这个市场?甚至是以我们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方式。”
他最后总结道,语气再次充满了掌控感:“所以,回到你的问题,这场外卖大战的结局会是什么样子?我的判断是:短期来看,第一种结局的可能性在增加,每团有能力进一步扩大优势;中期来看,我们要警惕第三种结局,尤其是技术和政策的变化;而长期来看,时间将是最终的裁判。
但无论如何,每团已经做好了应对任何意外的准备。我们的核心任务只有一个:不断进化,比竞争对手更快地进化,确保无论战场如何变化,我们都是最后站在场上的那个玩家。”
采访结束后,徐为正的这番话被《今天财经》精心编辑后刊发,标题赫然写着:《每团徐为正:外卖大战结局有三种,但我们目标是让对手出局》。
文章详细记录了他对三种战争结局的分析,尤其是对饿了吧“资金优势但效率存疑”的点评,以及对更高维度力量的警惕。
这篇采访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再次激起了千层浪。市场各方对此解读各异:
在饿了吧总部,曾庆阳看完报道后,对下属们冷冷地说:“徐为正还是这么咄咄逼人。他刻意回避了阿理生态协同的长期潜力,而夸大了所谓‘基因论’。
但他提到了时间和更高维度的力量,这算是个清醒的认识。既然如此,我们就用事实说话,让时间证明,谁的生态更具韧性,谁的模型更能创造长期价值。”
在京西,刘强对这篇报道只是扫了一眼,便放在一边。他的重心仍在内部整顿和供应链重塑上。